新闻资讯

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吗?

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吗?

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吗?插图

外贸星哥

有的人活得风生水起,外贸订单接到手软,日子过得滋润又惬意;有的人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接单难、盈利难,感到无比焦虑和无奈。中国的外贸正在经历大变局,从过去的百花齐放,逐渐向行业头部集中,靠拢。

中小企业、普通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难,获客难、接单难、盈利难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发严峻。

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吗?

这是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虑。

疑虑之下,有期待,也有失望;有奋发图强的决心,也有固守现状的无奈。但如果外贸真的没有了机会,我们又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外贸星哥,专注外贸行业深度解析和实战经验分享。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点赞并关注,以便及时获取更多专业内容。

欧美市场下滑

疫情后的广交会,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欧美的客户来得比以前更少了,亚、非、拉的客户,俄罗斯的客户比以前更多了。为什么欧美的客户来得少?有几个耐人寻味的因素:

1. 供应链多元化

出于降低供应链风险的考虑,欧洲开始将部分采购订单从中国转移到土耳其,美国则将部分采购订单交给墨西哥。最终的结果是:运费比中国少几倍,交货期还比中国快2-3月。

2. 地缘政治因素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关税壁垒增加,以及欧洲和美国对中国技术和投资的限制加剧,使得欧美企业在采购决策中更倾向于寻找替代供应商。

3. 产业回流和本土化生产

美国和欧洲这些年采取了一些积极刺激产业回流本国的经济手段,部分产业出现了“回流”趋势,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关键技术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4. 疫情影响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导致欧美企业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与此同时,疫情后经济长时间得不到改善,欧美等国市场疲软在所难免。

过去,主攻欧美市场的企业,只需开发一个客户,便能稳定合作长达数十年。然而,随着欧美市场的疲软,订单开始呈现碎片化,以往的好日子没有了,来自欧美的外贸订单也不再稳定和持续了。导致了很多依赖欧美市场的外贸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新兴市场崛起

在欧美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俄罗斯、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

2023年,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巨变:对东盟国家的出口总值高达6800亿美元,跃居首位。而多年来位居第一的美国市场,在拜登政府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对美出口降至5900亿美元,已跌至全球第三。

俄罗斯市场需求同样迅速增长,潜力巨大,很多俄罗斯的客户到中国来采购他们的订单了。

这些国家和地区正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新支柱。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实施的结果。

部分低端产业抽离中国

这几年,随着越南、土耳其、埃及和墨西哥等第三梯队制造国家的崛起,国内许多工厂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政策更优惠的越南、墨西哥,甚至中非等地。

这种产业外移现象的加剧,意味着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不再是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是向海外转移。这给中国现阶段的外贸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使得我们在低端产业链上难以在价格上与这些新兴制造国竞争。同时,在高端制造领域,我们也仍难以赶超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工业强国。

第三梯队制造国家兴起

第三梯队的新兴制造国家主要指那些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家。

越南

:越南在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家具等制造领域发展迅速,得益于其低劳动力成本、优惠的贸易政策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中心。

印度

:印度的制造业近年来在汽车制造、制药、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

墨西哥

:墨西哥凭借其地理优势、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如美墨加协议),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汽车制造、电子、家电、航空等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土耳其

:土耳其在汽车、纺织、家电、机械和化工等领域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对欧亚市场的接近,土耳其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印尼、孟加拉、埃及、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国,他们也有各自的特色和制造优势。

很多外贸人谈起这些新兴制造国时,总带着些许不屑,认为这些地方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制造能力也较弱,不足以对中国外贸构成威胁。这种看法有些夜郎自大。

事实上,只要这些国家能够持续出口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无论销往何处,中国的出口份额就必然会受到挤压。可以预见,这些国家的崛起对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这是市场竞争的常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To C的影响

C端电商业务正在对传统外贸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无论是在欧美市场,还是其他国家,跨境电商的崛起如同潮水般席卷全球,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Amazon、eBay、Zalando、Allegro、Lazada、Temu 和 Shopify 等平台迅速扩张。

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必削弱传统B端外贸的市场份额,使得依赖单一传统B端外贸模式的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

外贸形势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人是否还能在这个行业中找到机会呢?答案是:有。但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及时调整策略。

外贸策略调整建议

1. 不放弃欧美市场

尽管目前欧美市场处于下滑状态,加上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现象。

中国无法与世界脱钩,同样,欧洲和美国也无法真正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离开中国的市场,欧美还能称之为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吗?

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维护好现有客户关系。总有一天,市场会再次开放,消费会重新升级,客户会再次采购。这就叫“未雨绸缪”,或者是“永不放弃”。

2. 产品、质量、价格调整

欧美市场的疲软,必然会导致原本销往欧美的产品滞销。那些过去专注于欧洲、美国等中高端市场,只想做高利润产品的企业,现在的日子不太好过了。销量下滑了,产品在欧美卖不动了,到了新兴市场就更难卖了。原因很简单,不仅是产品属性的差异,还有质量过剩和价格远远超出这些市场的预期。

如果你靠欧美市场依然能过得风生水起,那自然不必多说;但如果欧美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你的发展需求呢?那就只能转向亚、非、拉等地区去分一杯羹。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调整产品研发的方向,还要适当降低配置和成本。对于那些习惯了只做欧美市场的企业来说,这种转变无疑是痛苦的。但形势所逼,只要企业能“活着”,那都不是事。

3. 向中西部转移

对于低端制造业来说,短期内的生存策略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这种战略转移,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和制造成本,拿到更优惠的地方政策,提升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

从长远来看,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才是一条必经之路。这不仅是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避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无论今天是否能做到,未来都必须实现这一转型,否则面临的将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4. B/C端外贸齐头并进

有很多外贸企业习惯了只做传统B端外贸,就会在潜意识里把C端外贸与自己割裂开来。

事实上,管它B端还是C端,能提升我们的外贸出口额就是好的,这就有点类似于“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在广东,江浙一带,很多贸易公司、外贸工厂都开始B端外贸和C端外贸一起做了,别人能用“两条腿”走路,你为什么不能呢?

所以说,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但是做外贸的方式、方法变了,做外贸的手法也不要再局限于B端传统批发外贸。

我是外贸星哥,感谢你的陪伴,愿每一次分享都能助你驰骋外贸江湖。继续关注我,下期精彩,我们再会。

普通人做外贸还有机会吗?的相关内容牛市为什么突然叫停了?两个共识度最高的原因证监会“重拳出击”!3月22号,开始抓人了,两大消息正式出炉友邦“乐龄计划”公益项目已惠及逾10万人次,第三期正式启动澄天伟业: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2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大润发:从辉煌到易主 零售业变数多兴银竞争优势混合C净值下跌3.93%核心指标居前!银行业半年报交卷 建行向“内”求变黄麦岭电池级磷酸一铵装置启动联动调试3300点!A股疯涨,“00后”入市上热搜!有人一早上赚52万元,直呼“捡钱”,还有网友“不想放假了”!众多机构建议重仓过节经武快评丨奖优助困,不负努力与热望景气回升,研发加码 ——透视省属上市国企半年报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参与“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