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创业者李占明:隆华科技拿下洛阳首个“创业板” 我与改革同行⑩

创业者李占明:隆华科技拿下洛阳首个“创业板”| 我与改革同行⑩

创业者李占明:隆华科技拿下洛阳首个“创业板” 我与改革同行⑩插图

大河财立方

视频加载中…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文 马腾飞 摄影】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隆华科技董事长李占明,“创业者”可能是最贴切的。

作为一名从乡镇企业离职投身创业的企业家,李占明和他带领的隆华科技,从最初的制冷风机和冷却(凝)装备业务开始,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断的“创业”过程,也让隆华科技,逐步从一家冷却(凝)设备龙头企业,成为一家拥有节能环保、电子新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的科技产业集团。

与大河财立方记者谈及企业发展历史,李占明会不时提及创业初期缺乏人才的痛苦经历。而这样的经历,也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为企业引进、留住高端人才,用好高端人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动能。

用好人才和创新

隆华科技拿下洛阳首个“创业板”

1995年,在洛阳孟津麻屯镇,李占明、李占强等兄弟4人共同创建了洛阳隆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隆华科技前身),主要为当地国企提供配套的制冷产品。

“创业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家人的就业问题。”谈及这次创业,李占明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彼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重塑中国商业肌理的“创业热潮”,成为时代的注脚。

李占明坦言,在与市场沟通的过程中,公司深刻意识到了人才和借助外力的重要性,并逐步确立了“创业人为本,发展靠科技”的发展理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隆华科技2000年决定向蒸发式冷却(凝)设备方向延伸,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李占明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坦陈,制冷风机以冷库为主的场景,市场体量相对较小,而作为大型流体工程工业不可或缺的冷却(凝)换热设备,市场体量巨大。

在人才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隆华科技于2006年成功研制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并在煤化工行业实现首次运行,拿到了打开新市场大门的钥匙。因为冷却(凝)器属于非标准设备,要拓展更多领域的市场,还需要根据用户使用环境不同,进行定向设计。隆华科技高效复合冷却(凝)器产品迅速打开了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大门,并获得了用户及设计院的好评,成为行业佼佼者。随后,隆华科技逐步形成了针对各应用领域不同工段需求,开发形成5大体系和270余种规格的产品体系。

2008年初,洛阳市主要领导来到隆华科技调研,在了解到企业发展情况后,提到了企业符合上市相关事宜。后来在当地金融办的支持下,隆华科技在2009年就完成股改,并于2011年9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洛阳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从最初不知上市为何物,到最后成功推动企业上市,企业也有多重的考虑。”李占明告诉记者,上市后解决了企业人才引进、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借助资本市场

装备制造向新材料平台转型

隆华科技上市赶上了A股并购潮,企业首次并购也在上市两年后展开。

2013年,隆华科技正在拓展电力换热市场,经中介机构介绍,中电加美也正在做上市准备工作。隆华科技拓展的优质客户正好是中电加美优势行业所在,换热设备离不开水,中电加美作为电力水处理领域的领先企业,协同效应极强,相关收购也很快完成。

随着企业发展,隆华科技团队清楚地认识到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市场分析,认为新材料行业前景较好,也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从2015年开始,先后将四丰电子、科博思新材、晶联光电、兆恒科技等企业纳入隆华科技体系,并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电子新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两个业务板块。

2022年,为加快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公司全资子公司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与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设立“丰联科光电(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培育,目前丰联科光电已成为国产ITO靶材的主力供应商,并稳定量供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天马微电子以及韩国LGD等多家全球主流面板企业。不仅打破国际垄断、解决了国产IPO靶材“卡脖子”问题,还大幅降低了显示面板企业采购成本。

同时,隆华科技还积极布局钙钛矿、异质结合叠层电池等多条赛道,其自主开发的光伏用高迁移率HITO靶材转换效率,刷新行业内电子迁移率纪录,实现了质的突破。为满足光伏企业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公司的新型低铟、无铟高效靶材也在持续开发中,并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批量在知名光伏企业得到应用。

今年7月,晶联光电年产500吨ITO靶材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的顺利投产,使公司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也为拓展光伏市场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而在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兆恒科技的PMI结构泡沫材料是飞行器等相关行业国产化的关键性材料,目前已被多家飞行器厂家广泛应用;科博思的高性能PVC芯材,是中材科技、重通、明阳智能、湖南伊索尔等风电企业的主要供货商,并正在积极拓展舰船等应用领域。

瞄准动力电池循环利用

新材料业务再度扩围

隆华科技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制冷风机生产企业,到目前拥有节能环保、电子新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三大产业板块的科技产业集团,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从行业内充分吸引契合公司成长所需、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优秀人才,不断扩充核心、骨干队伍,提高公司的科研水平;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不断开发实用和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技术。

同时,隆华科技还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工业传热节能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性能金属靶材工程研究中心和钨钼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旗下晶联光电、科博思、兆恒科技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之后,在推动现有三大板块持续创新发展的同时,隆华科技还决定瞄准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方向,打造新增长点,同时也推动企业新材料版图再扩张。

当年,隆华科技收购三诺化工,并于2023年初新设三诺新材。三诺新材依托先进的萃取分离技术及相关萃取剂产品,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稀土分离、盐湖提锂、城市矿山资源处置、电池金属回收及循环利用等领域,相关产品可用于镍、钴、锰、锂、铜以及多种稀土的提取,是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性材料。

李占明介绍,目前三诺新材(化工)萃取剂产能扩建正在进行,部分产品已顺利投产。同时公司也在与中科院过程所、有机所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相关业务规模和效益的有效提升。

在李占明看来,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隆华科技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并坚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制度、资源、文化、环境都首先用于保障提高人才创造力和生产力。

关于企业下一步发展,李占明表示,公司将继续围绕“双碳”目标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朝着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目标稳步迈进,助力国家产业发展。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创业者李占明:隆华科技拿下洛阳首个“创业板” 我与改革同行⑩的相关内容硕果累累!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十大成果发布多瑞医药:预计向关联方销售艾可宁原料药总金额不超过2.82亿元2024年9月5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轮汽油价格是涨是跌预测刘纪鹏教授:A股长牛不能只靠央行“撒钱”,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再添1家!湘投轻材入选全国“科改企业”关税反制战开打、泰首相访华...春节后需要关注的7件大事“慈善家”盘继彪:11年敛财200亿,坑惨10万人,下场大快人心!银行正在想尽办法把你们的150万亿存款逼出来!泰央行称泰国家庭债务持续下降富士高实业(00927.HK)3月4日收盘上涨6.25%,成交6.83万港元泉阳泉:副总经理王海因退休辞任江苏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头部公司营收超8000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