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疆草原上成长壮大的钢铁巨人:包钢70年影像志

北疆草原上成长壮大的钢铁巨人:包钢70年影像志

北疆草原上成长壮大的钢铁巨人:包钢70年影像志插图

光明网

在包钢建设阶段,金属结构安装工人们在安装一号平炉的主厂房结构(1960年4月27日发)。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传承着“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包钢已形成钢铁、稀土产业为主业,资源及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及生产生活服务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包钢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 陆轲 摄

包头钢铁公司下班的工人(1962年5月10日发)。

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包钢进行建厂准备工作时的混凝土预制品厂工地(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6年6月12日发);右图为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办公楼与厂区(新华社记者连振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包钢焦化工程正在平整地基(新华社记者袁汝逊摄,1958年4月23日发);下图为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厂区(新华社记者连振摄,无人机照片)。

拼版照片:左图为建设包钢一号高炉的金属结构安装工人在加速安装电力除尘器最后一道工序——出口管道(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年8月17日发);右图为2016年8月30日拍摄的包钢2号高炉局部(新华社记者连振摄)。2016年8月31日上午,包头钢铁集团炼铁厂2号高炉拆除工作正式启动,可压减炼铁产能133万吨。

拼版照片:左图为包钢一号高炉正式投入生产,工人在一号高炉工地举行庆祝大会(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年9月26日发);右图为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七号(左)和八号高炉(新华社记者连振摄,无人机照片)。

拼版照片:上图为1960年,负责内蒙古包钢一号大平炉开炉生产的炼钢工人们在观察炉温上升情况(崔晓华摄);下图为2019年6月4日,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炉总工长刘铭在转炉炼钢现场用对讲机指挥操作(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全面完成1989年国家计划的包钢工人在出钢(1990年1月10日发)。

新华社记者 杨慎和 摄

这是即将运往京九工地的重轨(1993年11月2日发)。内蒙古包头钢铁稀土公司为支援京九铁路建设,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多产急需的重轨。

拼版照片:上图为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炼钢厂转炉生产线流程监控系统(新华社记者王晔彪摄,1995年3月8日发);下图为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高炉集控中心(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一名科研人员在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稀土研究院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工作(1997年4月摄)。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包钢开发生产的铌稀土合金钢轨(新华社记者李欣摄,1998年12月11日发);下图为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稀土钢板材厂2250热轧生产线(新华社记者连振摄),该生产线如今可批量生产稀土取向硅钢。

这是包钢集团每小时处理6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2007年5月4日摄)。工业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包钢回用水标准。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这是包钢生产中的大型无缝钢管生产线(2012年2月26日摄)。2011年包钢全年钢产量达到1022.12万吨,一举进入我国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

新华社记者 赵婷婷 摄

这是2024年5月10日拍摄的包钢集团无缝钢管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稀土钢板材厂2250热轧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这是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稀土钢冷轧板材厂生产线。

这是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八号高炉。

这是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稀土钢冷轧板材厂连退生产线。

这是2024年10月12日拍摄的包钢公园、包钢部分厂区和包头市城区(无人机照片)。

来源: 新华网

北疆草原上成长壮大的钢铁巨人:包钢70年影像志的相关内容特锐德: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6.47%至107.99%中国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A50跳水,港股大跌,A股冲高回落尾盘集体下跌,调整开始还是结束“融”出新动能 港产城融合发展蹄疾步稳观网快评:光盯着“X万亿”的小作文统统不靠谱2024白酒股市值增长榜:资本低迷,生机乍现清水源股东户数下降2.71%,户均持股5.43万元TCL智家及TCL家电集团换帅 彭攀接任董事长及法人华泰证券研究所“换帅”万万没想到,美国,想要降息了民生银行(01988):杨毓辞任监事会副主席3月11日A股策略:盘后传出两大重磅消息!都与人工智能高度相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