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历史上经历几次牛市?走势情况如何?
股市历史上经历几次牛市?走势情况如何?
吟凤观月
《中国股市牛市风云:历史与启示》
一、中国股市牛市概述
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牛市,每一次牛市都如同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市场情绪。
这些牛市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企业融资角度看,牛市使得企业能够以更有利的条件进行股权融资,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技术创新。例如在 2005 – 2007 年的牛市中,大量企业通过股市融资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面,牛市促进消费和投资,增加企业盈利,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当股市行情向好,投资者的财富在账面上有所增加,可能会促使他们增加消费,消费的增加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投资者而言,牛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牛市早期布局的投资者,资产往往能够实现大幅增值。然而,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因为盲目跟风,追高买入价格已经过高的股票,从而在市场调整时遭受较大损失。同时,牛市还可能导致一些投资者过度自信,忽视风险,盲目跟风投资。
总之,中国股市的历次牛市对经济和投资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加理性地看待股市的波动,把握投资机会。
二、典型牛市回顾
(一)第一轮牛市(1990.12.19~1992.05.26)
在中国股市的初创期,1990 年 A 股仅有 8 只股票,稀缺性极高。到 1992 年也仅增加到 54 只,市场供不应求。再加上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资金入市。上证指数从 95.79 点一路飙升至 1429.01 点,涨幅达到 1391.82%。这次牛市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投资者们初次领略到股市的魅力与潜力。
(二)第二轮牛市(1992.11.17~1993.02.16)
1992 年高层南巡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股市迎来了一波快速上涨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 386.85 点涨至 1558.95 点,涨幅达到 302.99%。然而,这轮牛市持续时间较短,仅为 91 天。主要原因是经济过热后,宏观调控、加息以及股市扩容等因素导致市场抛压增加。
(三)第三轮牛市(1994.07.29~1994.09.13)
1994 年股市持续低迷,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证监会发布多项政策救市,如暂停 IPO、严格控制配股规模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市场带来了信心,引发了一波可观的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 325.89 点涨至 1052.94 点,涨幅达到 223.10%。但由于市场基础不稳,加上国债期货行情出现分流了股市资金,这轮牛市仅持续了 46 天便匆匆结束。
(四)第四轮牛市(1996.01.19~1997.05.12)
1996 年,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监管层暂停新股发行,同时降准降息,降低交易费用。这一系列政策推动股市上涨,牛市持续了 479 天。上证指数从 512.83 点涨至 1510.18 点,涨幅达到 194.48%。然而,随着印花税上调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这轮牛市也宣告结束。
(五)第五轮牛市(1999.05.19~2001.06.14)
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同时为了提振市场信心,监管层相继宣布降息和降低 B 股印花税,允许三类企业上市。这一政策的实施为股市带来了新的力量,市场开启了长达三年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 1047.83 点涨至 2245.44 点,涨幅达到 114.29%。在这轮牛市中,科技股热潮兴起,带动了整个市场的上涨。
(六)第六轮牛市(2005.06.06~2007.10.16)
股权分置改革推动 A 股进入全流通时代,叠加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利好,共同推动了股市的上涨。上证指数从 998.23 点涨至 6124.04 点,涨幅达到 513.49%,持续时间长达 862 天。这轮牛市中,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GDP 增速保持双位数增长,上市公司盈利加速增长,为股市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七)第七轮牛市(2008.10.28~2009.08.04)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推出了 4 万亿计划,同时宣布降息降准、印花税单边征收等一系列利好消息。这些政策刺激使 A 股走强,上证指数从 1664.93 点涨至 3478.01 点,涨幅超过一倍,持续时间近一年。这轮牛市主要是政策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
(八)第八轮牛市(2014.03.12~2015.06.12)
在降息等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大量资金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流入 A 股,股市迎来了一轮的 “杠杆牛” 行情。上证指数从 1974.38 点涨至 5178.19 点,涨幅达到 162.27%,持续时间 426 天。然而,由于监管层对杠杆资金的清理,股市泡沫破裂,这轮牛市也迅速结束。
三、牛市特征与推动因素
(一)牛市特征
涨幅较大:从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多次牛市来看,涨幅确实非常可观。以第六轮牛市为例,上证指数从 998.23 点涨至 6124.04 点,涨幅达到 513.49%。这种大幅度的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在牛市中,投资者往往对市场充满信心,资金不断涌入,推动股价持续上涨。
持续时间不一:牛市的持续时间长短各异,有的仅持续几个月,如第二轮牛市仅为 91 天;而有的则长达两年多,如第六轮牛市持续了 862 天。这种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一般来说,当经济形势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情绪高涨时,牛市持续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
个股表现差异大:在牛市中,个股的涨幅跨度非常大。有的个股涨幅惊人,成为市场的明星股;而有的个股涨幅相对较小,甚至可能在牛市中表现不佳。例如,在深度复盘史上三轮牛市中发现,超级牛股来自不同的板块,如在 2005 – 2007 年的大牛市中,受益于牛市和大批股民开户入市的券商板块,借壳上市的东北证券最高涨幅 46.93 倍,参股广发证券的辽宁成大涨幅 42 倍,借壳上市的国金证券涨幅 37 倍,中信证券最高涨幅 31 倍。而在同一时期,也有一些个股涨幅较小,甚至可能出现下跌的情况。
行业集中:不同的牛市中,十倍股往往集中于不同的行业,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例如,在 2005 – 2007 年的大牛市中,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住房销量增长房价上涨,拉动许多行业;中国加入 WTO 后,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外贸出口强劲,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在股权分置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股市中的机会颇多,出现 10 倍股的板块主要有券商板块、造船业、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板块、房地产及相关板块等。而在 2012 年 12 月 – 2015 年的大牛市中,10 倍股主要来自互联网金融、TMT 行业、高铁板块、生物制药板块等。在 2018 年 10 月 – 2021 年的大牛市中,10 倍股主要来自半导体板块、新能源车板块、光伏板块、医药板块、周期性行业的生猪养殖板块、酿酒板块、周期性企业的汽车板块等。
(二)推动因素
经济因素:企业盈利增多、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利率下降、新兴产业发展、温和的通货膨胀等都可能推动股市价格上涨。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业绩表现良好,这会吸引投资者买入股票,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同时,利率下降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吸引投资者将资金从银行等固定收益产品转向股市,从而推动股市上涨。此外,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为股市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吸引资金流入,推动股价上涨。
政治因素:政府政策、法令颁行、或发生了突变的政治事件都可引起股票价格上涨。例如,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资金流入股市,A 股开启历史上最大一次牛市。2014 – 2015 年的牛市也与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政府的宏观政策、经济政策以及针对股市的具体政策对牛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股市自身因素:如发行抢购风潮、投机者的卖空交易、大户大量购进股票都可引发牛市发生。在牛市中,投资者的情绪往往非常高涨,对股市充满信心,这会导致发行抢购风潮的出现。同时,投机者的卖空交易和大户的大量购进股票也会推动股价上涨,从而引发牛市。例如,在 2014 – 2015 年的牛市中,大量资金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流入 A 股,股市迎来了一轮的 “杠杆牛” 行情。这种加杠杆的行为就是股市自身因素引发牛市的一个例子。
四、牛市启动特征与未来展望
(一)启动特征
市盈率和市净率:历史牛市启动时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从历史数据来看,当 A 股平均市盈率在 10 倍至 13 倍、市净率在 1.5 倍左右时,往往会迎来一波牛市。例如在 2005 年牛市启动前,A 股的市净率为 1.7 倍,2008 年为 1.99 倍,2013 年为 1.37 倍。当前 A 股的市净率为 1.31 倍,已经创下了 A 股最低市净率水平,这表明 A 股已经严重超跌,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同时,目前 A 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 12.95 倍,处于历史最低估、最低水平阶段,也接近历史牛市启动时的市盈率水平。
政策底和市场底: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距离和特征对牛市启动有重要影响。政策底通常是在股市经过前期大幅杀跌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利好来稳定股市,抑制股市下跌空间。例如 A 股 2449 点被认为是政策底。而市场底往往是在政策底之后出现,是股市跌出估值底和政策底后,再次下跌形成的底部。市场底出现的明显标准是大盘连续放量中大阳拔起,出现反转信号。当政策底和市场底重叠时,往往会形成共振,催生牛市行情。例如在 2014 – 2015 年的牛市中,政策底与市场底的重叠使得这一轮行情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二)未来展望
对中国股市未来牛市的可能性进行展望,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对股市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从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仍具有一定的韧性。前三季度我国 GDP 同比增长 4.8%,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 4.6%。经济先行指标如生产资料价格企稳回升,预示着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同时,我国在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制造业方面增速引人注意,前三季度的装备制造业增长了 7.5%,而高技术制造业则达到 9.1%。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政策环境来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实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A 股市场。此外,央行行长潘功胜透露,将择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预计利率 LPR 也会随之下调,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为股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虽然未来股市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经济、政策形势来看,中国股市未来仍有迎来牛市的可能性。随着政策的继续发力,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市场前景依然具有可期性。投资者应树立长远的眼光,紧密关注政策动向与市场变化,以期在2024年9月24日开始的
“牛市”
中获取更多投资回报。
股市历史上经历几次牛市?走势情况如何?的相关内容沪深股指全线飘红,金秋九月“慢牛”已上路?可以买买买了吗?中国银河:年内大致需要2万亿元增量财力补充,政策涉及工具体量超5万亿元国中水务信息披露违规收证监会罚单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征程与未来展望。“陕川渝”签订航空产业跨区域税收合作协议速览A股三季报成绩单:542家公司净利润翻倍,6家净利增幅超100倍(附名单)邮储银行中报:打造农村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个人小额贷款增长10.26%连吵三天!任泽平、但斌隔空互撕,李大霄愿意当和事佬如何判断热点的持续性10月8日起,成都扩大项目招标采购信息发布范围“实控人、董事长解除留置”,知名A股公司最新公告!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 “固转浮”、拖欠客户也能享受